銷售電話: 0534-5881599 13176147375
“垃圾是不被需要或無用的固體、流體物質。”引自百度百科
垃圾的分類(現在有多種分類方法,其根本是標準的不同。這里只從來源角度進行分類):生活垃圾、行業垃圾(建筑垃圾、醫療垃圾、農業垃圾、工業垃圾)。由此可以看出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垃圾,因為垃圾的意義就是不被人需要或者人無用,或利用價值很低的物質。
垃圾處理的必要性
由以上的論述可以看出,垃圾產生的是因為人的因素而產生的。根據調查平均每人每天產生生活垃圾2kg。地球上現有人口約50億,每天可成產生垃圾約1000萬T,約3000萬立方。中國14億人口每天可成產生垃圾約140萬T,約466萬立方。因為自然界自然消化這些物質的時間是漫長的,幾乎可以忽略不計。也就是垃圾在成年累月的不斷積累下去,如果不能有效處理將逐步污染大氣、土壤、水源等人類賴以生存的條件,導致人類的滅亡。對中國這樣一個大國而言,垃圾處理決不是一件小事。從大的角度而言,垃圾處理事關人類生存與滅亡,城市文明程度的高低、土地污染的多少、大氣污染的多寡。從小處說直接關聯每個人的日常生活。
任由垃圾積存下去的而帶來的嚴重后果,已經成為整個社會的共識。也就是垃圾是必然處理的,然而怎么處理卻是擺在人類面前的一個大難題。
垃圾處理的基本要求——無害化
垃圾的基本屬性是無用,可利用價值低。然而很多物質是不能夠在自然環境中穩定存在的。它會隨著長時間的存放污染周邊環境,或與周邊的物質進行反應,演變成為有毒有害的新物質進而污染環境。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,只要客觀環境存在就會產生污染環境的結果。可以看出垃圾存在隱患是以污染環境為方式的有毒有害。所以來說垃圾處理的基的要求就是無害化。
垃圾理想的角色——資源
無害化只是低級、基本的要求。即使達到了也同樣是占用人類生活的空間資源,并占用人類生存發展所需要的物質資源。如果不使這一部分物質進入下一個物質循環,長此發展必將導致人類物質資源的匱乏,而影響人類的生存與發展。是將與可持續發展的社會愿望相背離。
傳統農家生活方式是簡單、有效、資源化的例子,為人們資源化處理垃圾提供了標準樣板。人們生活所產生的廢棄物通過“豬圈”的方式變成了有機肥,又被施用農田使其變為人們賴以生存的糧食重要的肥料來源。以這種方式完成了被人們丟棄的物質,完全返回下一個物質循環或自然循環。也就是物質的輪回。
由此可見垃圾理想的退出是可被無限輪回使用的資源
綜述:物質有效輪回是可持續發展的前提,這將是垃圾處理的根本出路。